孩子的出生代表了父母個人和職業生活的分水嶺,但男性和女性在工作場所經歷這種轉變的不平衡。產假和陪產假的法律儘管多年來不斷發展,但仍然強化了直接影響父母的差異。女性的職業生涯。
雖然巴西的產假可以持續長達六個月,但陪產假要低得多,法律只保障五個工作日,這增加了重返工作崗位時性別平等的挑戰。巴西地理與統計研究所(IBGE)的數據仍顯示,2021年,女性勞動參與率為51.6%,遠低於男性的71.6%。這種差異在母親身分後進一步惡化,有孩子的男女與沒有孩子的男女之間的參與差距增加了高達 50%。
根據 比亞·諾布雷加人類和組織發展專家表示,過去30年來,勞動市場取得了重要進步,但女性在孩子出生後仍面臨各種障礙。 “生育仍然是女性職業軌跡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她說,後果在孩子生命的頭五年尤其明顯,在這個時期,對兒童照顧的奉獻更加集中。
減少工作時間、彈性工作時間、延長休假、免費和有薪工作時間等處理醫療諮詢和學校適應等問題仍然是該國討論非常萌芽的話題。 “此外,在討論這些問題時,它的重點是使她們成為女性權利,而這些問題應該擴展到任何照顧者,正是為了在照顧職業和兒童的主題時減輕婦女的負擔”,他解釋道。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專業人員仍然面臨著平衡職業生活與一般家庭責任的艱鉅任務,因為「OD作為女性的責任,而這種不平衡的影響由於缺乏足夠的支持政策而放大,例如提供日託中心和全日制學校。同樣重要的是要強調,單親母親是巴西第二大家庭結構,這導致她們面臨更多的責任和挑戰。
不公平的勞動市場
除了勞動市場參與問題外,薪資也存在相當大的差距。研究表明,2021年,母親的收入比擔任類似角色的父親低約22.8%。這既反映了女性工作的貶值,也反映了將女性視為主要照顧者的文化壓力。
為營造更包容、更公平的企業環境,專家建議企業採取彈性工作時間、增加陪產假、實施共享育嬰假政策等措施。 「有必要創造一種支持男性和女性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組織文化,以便公平超越為所有性別提供平等職位空缺的範圍,」她認為。
婦女生完孩子後面臨的挑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根深蒂固的社會規範。然而,隨著針對此議題的公共和商業政策的實施,這些不平等的影響可以減少。負擔得起的日託中心等措施以及投資於幼兒支持也可以照顧一個更健康的未來社區、獲得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條件的認識,是發展一個重視和支持多樣性的社會的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