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谷歌,世界上幾乎沒有人不熟悉這個名字。畢竟,儘管Google最初只是一家搜尋引擎公司,但如今它已成為市場中的主導力量,被認為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最大的問題是:是什麼讓這家科技巨頭在全球數位化浪潮中不僅生存下來,而且蓬勃發展,並經受住了這些變革?
這家超級企業由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創立,並於1998年以簡單的搜尋引擎起步。但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自成立以來的策略,那就是創新。谷歌如今的巨大成功,在眾多因素中,歸功於持續創新的文化,以及以長遠願景引領其策略的不斷多元化,始終尋求適應市場和消費者趨勢與需求的改進。
如果我們簡要回顧一下谷歌的市場歷史,一切始於雅虎在其門戶網站上引入谷歌作為集成搜尋引擎。從那時起,該搜尋引擎便一路飆升。到2004年,在其服務停止後,谷歌內部的搜尋量已達到每天數億次,並開始佔據至今的王位。
這只是他們最終推動其發展和獲得認可的第一步。他們的團隊從未停下腳步,始終不斷突破極限,將業務拓展到其他管道。例如,2005年,他們首次策略性收購了Android系統,2006年又收購了YouTube。
谷歌始終關注科技領域,並持續投入研發,以改進其尖端軟體和硬件,從而確保其在與其他同樣注重創新的公司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從這個意義上講,Google自然不會錯過人工智慧的浪潮,因為它深知搜尋引擎的未來將與這項技術緊密相連——這促成了谷歌推出自己的人工智慧產品Gemini,以及最近推出的高度逼真的影片生成工具。
這種思維方式促使 Alphabet(包括Google在內的企業集團背後的現公司)今年第二季的營收與 2024 年同期相比成長了 14%。谷歌自己的執行長甚至表示,由於使用 AI 模式和 AI 概覽工具,該平台將繼續成長,這些工具近年來在全球市場上獲得了顯著的發展勢頭。
這意味著,即使如今有如此多的人工智慧工具和聊天工具可用於搜尋訊息,例如 ChatGPT、Microsoft Copilot 和 Perplexity,谷歌仍然在眾多選擇中脫穎而出,成為強大的支柱,始終適應市場和新興需求,並以其永不滿足於今天的創新思維而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