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文章電子商務中最常見的詐欺行為有哪些以及參與者如何應對...

最常見的電子商務詐欺有哪些?玩家該如何避免?

在巴西,電商已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人們最喜愛的購物方式之一。 BigDataCorp 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自 2014 年以來,專注於線上購物的網站數量增加了 45% 以上,頁面總數達到 2,000 萬個。此外,巴西電子商務協會 (ABComm) 的一項調查顯示,光是今年第一季度,該領域的總銷售額就超過了 4,400 萬巴西雷亞爾。

然而,與任何成功的行業一樣,謹慎行事至關重要。犯罪者正利用這種流行趨勢,試圖欺騙企業和消費者,輕鬆牟取暴利。 Juniper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到 2027 年,全球線上支付詐欺造成的損失可能達到 3,430 億美元。 ClearSale 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巴西,去年詐騙未遂案的金額高達 35 億巴西雷亞爾。

雖然消費者也會受到詐欺的侵害,但通常情況下,零售商才是受害者,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不僅損失了產品,還必須向在其平台上受騙的客戶提供返現。因此,為了提供參考,以下列出了四種最常見的電商詐騙以及企業可以如何防範。

自我欺騙

在此類騙局中,犯罪分子通常會透過電商平台正常購物。然而,商品到貨後,犯罪分子卻投訴商品未送達。因此,即使商品已到賬,犯罪者也會收到零售商的退款,導致網店遭受雙重損失。

身分盜竊

詐騙者利用竊取的信用卡號和公積金(CPF)等信息,在網上商店進行大量購物,通常超出受害者的銀行限額。一旦騙局被發現,問題就落在了零售商身上,零售商不僅要損失商品,還要賠償資訊被盜用的消費者。

攔截打擊

犯罪者也會使用偷來的卡片在網路上購物並記錄受害者的地址。然而,訂單完成後,攻擊者會聯繫線上平台,聲稱“地址錯誤”,要求將商品配送到其他地點。 

卡片測試

犯罪者會利用被盜卡進行小額消費,以測試電商反詐欺系統是否能偵測到他們。如果沒有被偵測到,他們就會繼續進行大額消費,最終給受害者留下財務漏洞。

為了防止此類詐騙,一項已被證明非常有效的技術是人工智慧。註冊詐欺調查員協會 (ACFE) 的數據顯示,全球 18% 的詐欺專業人士已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此外,英偉達的一項研究表明,78% 的金融業專業人士也已使用人工智慧來應對與詐欺相關的挑戰。

這是因為,透過結合人工智慧和數據分析,可以識別出更容易發生詐欺行為的個人,因為該技術會全面分析該人的所有虛擬蹤跡,包括他們的線上行為。這使我們能夠真正了解他們在虛擬環境中的意圖和行為。 

此外,借助機器學習,電商平台的系統能夠辨識最常見的詐騙模式。由於詐騙者的知識水平越來越高,手段也越來越有創意,傳統手段難以招架,因此只有機器學習解決方案才能檢測到這些細節,從而自動區分合法交易和欺詐交易。

伊戈爾·卡斯特羅維霍
伊戈爾·卡斯特羅維霍
Igor Castroviejo 是 1datapipe 的商業總監。
相關文章

最近的

最受歡迎

[elfsight_cookie_consent 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