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平台和银行诈骗案件的日益增多,相关法律机制应运而生,旨在保障受害方的权益。这其中也包括消费者,他们在购物时务必格外谨慎,以免落入骗子之手。
问题在于,买家在发现骗局后,往往认为金融机构有责任全额退还支付给犯罪分子的款项。但法院判决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最近一起案件涉及在OLX网站上的购物。受害者支付了313雷亚尔。这笔款项据称是预付的一定比例费用,之后会退还给她。付款后,冒充客服人员的人员发送了一个链接,受害者点击后,账户中的所有资金都消失了,总金额为9106.14雷亚尔。
受害者对Nubank S/A银行及其他相关方提起诉讼,因为她认为这些机构应对交易安全负责。负责此案的第四民事法院法官莱斯·海伦娜·布雷瑟·朗裁定,该机构对其与第三方之间的交易并无过错。
消费者法律专家兼律师斯特凡诺·里贝罗·费里(Stefano Ribeiro Ferri)在该案中担任其中一家银行(MICROCASH)的辩护律师,他表示:“值得强调的是,所有谈判都是在原告和第三方之间进行的,金融机构没有任何干预。
因此,在向陌生人进行银行转账时未能尽到应有的谨慎,表明发生了外部偶然事件,也就是说,银行方面不存在安全漏洞,因为没有证据表明银行存在疏忽、鲁莽或任何服务提供方面的过失。“《消费者保护法》不仅确立了消费者的权利,也规定了消费者必须遵守的义务,例如勤勉义务,”律师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