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已成为数字经济的支柱,同时也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载体之一。根据Check Point Research的报告(2025年7月),2025年第一季度巴西企业平均每周遭受2600次入侵尝试,较去年同期增长211%,这一现状使集成层成为安全讨论的核心议题。.
若缺乏治理机制、明确定义的合约和充分测试,看似微小的错误可能导致电商支付系统崩溃、阻碍Pix转账操作,并损害与合作伙伴的关键集成。以Claro公司事件为例,黑客公开出售其泄露的凭证、包含日志和配置的S3存储桶,以及AWS数据库和基础设施访问权限,充分说明集成漏洞可能同时危及云服务的机密性与可用性。.
然而,API防护不能仅依靠采购独立工具解决。核心在于从初始阶段构建安全开发流程。 设计优先, 方法论结合OpenAPI等规范,能够验证合约并为涉及身份验证、权限管理和敏感数据处理的安审流程奠定基础。缺乏这一基础,任何后续加固措施都只能治标不治本。.
自动化测试作为第二道防线,通过OWASP ZAP和Burp Suite等工具持续执行API安全测试,模拟注入攻击、身份验证绕过、请求限制突破及异常错误响应等故障场景。同样,负载与压力测试能确保关键集成在高峰流量下保持稳定,阻断恶意机器人(占互联网流量主要部分)通过饱和攻击破坏系统的可能性。.
该闭环在生产环境中最终完成,此时可观测性成为关键要素。通过监控 端点 错误率、延迟及系统间调用关联等指标,可及早发现异常。这种可见性缩短响应时间,防止技术故障演变为服务中断事件或被攻击者利用的安全漏洞。.
对于电商、金融服务或关键领域的企业,忽视集成层可能导致收入损失、监管制裁和声誉损害等重大成本。初创企业尤其面临额外挑战:需在交付速度与严格管控需求间取得平衡,因其竞争力既依赖创新能力也取决于系统可靠性。.
面对ISO/IEC 42001:2023(即ISO 42001)等国际标准,API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标准虽未直接规范API,但当API暴露或调用AI模型时(尤其在监管环境中)便具有相关性。在此背景下,OWASP API Security针对基于语言模型应用提出的最佳实践也愈发重要。这些框架为力求兼顾生产效率、合规性与安全性的企业提供了明确路径。.
在集成已成为数字业务命脉的当下,安全的API需要持续测试与监控。结合结构化设计、自动化安全与性能测试及实时可观测性,不仅能缩小攻击面,更能打造更具韧性的团队。在日益暴露于威胁的环境中选择主动防御还是被动应对,可能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能力。.
*马特乌斯·桑托斯是Vericode公司首席技术官兼合伙人。拥有超过20年金融、电力和电信领域系统经验,专精于系统架构、性能分析与优化、容量规划及可用性保障。作为企业技术负责人,马特乌斯领导先进技术方案的创新与研发工作。.

